事有六者,本歸一焉。各以廉而為首,蓋尚德以求全。
——《六事廉為本賦》(北宋• 蘇軾)
■譯文
官吏們應具有的六項素質和應有的六項表現,也就是考查官吏的六條標準和六個方面,其根本則歸于一條。六事中,各以廉為首字,首先要崇尚優良的品德,然后才要求全面的素質。六事:《周禮•天官•少宰》“一曰廉善,二曰廉能,三曰廉敬,四曰廉正,五曰廉法,六曰廉辨。”官府通過對官吏的善(善良),能(能干)、敬(恭敬)、正(正直)、法(守法)、辨(明察)六個方面的表現來考核。
■解讀
本段話選自北宋一代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學家蘇軾所著的《六事廉為本賦》。廉潔從政,蘇軾認為這是為官者的最高準則,也是最基本的要求,它體現一個官員的思想素質、精神境界、道德操守??梢钥偨Y為“功廢于貪 行成于廉”,官吏的事功荒廢于貪行,德行完成于廉潔。他告誡為官者,要心胸坦蕩,為官一方,心系百姓,秉公辦事,勤勉政務。要做到以“廉”為官,關鍵在于去私欲雜念。
幾十年的從政生涯,蘇軾提出了很多精彩的為官思想、觀點、方法,積累了十分豐富的從政經驗,使他對宋代官僚機構的種種弊端和陋習看得更清。蘇軾所提倡的“功廢于貪 行成于廉”的為官精神,對新時代的黨員干部,有深刻的警醒意義。(來源:中國紀檢監察報)